電火花加工和高速銑削加工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15-06-12 10:19
牧野電火花成型加工是一種放電熱腐蝕的加工工藝,在放電加工時幾乎沒有機械力的作用。而高速銑削加工則是一種采用一定幾何外形的刀刃進行切削的加工工藝。即使從這些經常不太注重的區別中,就能為某些應用確定基本能力的一些特征。高速銑削加工是通過加工轉向,在制造石墨電極和銅電極中站穩了腳跟,從這個角度來看,高速銑削工藝已成為牧野電火花加工工藝的一種互補的加工工藝。
牧野電火花加工機床和高速銑床的運行費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稱的。前提是以相同類型的機床進行相互比較。在進行這種比較時,等費用的考慮是盡管高速銑削有明顯的長處,但對于一些幾何外形復雜的構件,只能采用牧野電火花機加工才能精密和可靠地進行加工。
與牧野電火花加工相比,高速銑削還受到另外一些條件的限制,即型腔深度對寬度的比例。型腔深度對型腔內壁轉角處半徑的比例對高速銑削也有著類似的限制。對此,兩種加工工藝可以例如在加工單元中不同平常地進行組合是有意義的。對于這種組合,通過牧野電火花加工來完成那些用高速銑削不可能完成的加工任務。
在最近的十年里,高速銑削不僅減少了電火花加工的市場占有率,而且也使常規銑削加工減少了市場份額,高速銑削還擠進了硬加工領域。
從可以達到的加工表面質量來看,目前,這兩種加工工藝都能達到同等的水平,而高速銑削則占有小小的優勢。在實際生產中,牧野電火花加工受到下列限制:電火花加工所能達到的加工表面質量取決于電極的作用面積,若增大作用面積,則所能達到的表面質量會下降。
可以認為高速銑削是一種快速的加工工藝。粗加工時,在所能達到的單位時間材料切除量,或精加工時,在單位時間可實現的加工表面積,高速銑削比電火花加工有著3~4倍的速度優勢。但是,就無人操作運行來說,牧野電火花加工設備在自動化運行方面應該說過程是比較可靠的,這種設備在一天工作之后還可以繼承運行。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切割方法”是一種全智能控制電極絲往復走絲的方法,是往復走絲四十多年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創新,是對傳統加工方法的一次革命,它徹底顛覆了往復走絲機床是“低成本、低精度”的傳統觀念。走出了一條“低成本、高精度”的全新之路。
江蘇三星機械發明的這種切割方法,具體是將貯絲筒加長,使貯絲量增加。加工時,將貯絲筒上的電極絲分成三個工作區域,即粗加工區、半精加工區和精加工區。在多次切割(即一刻兩修或一刻四修)時,將被加工工件的粗、半精、精加工分別使用不同區域的電極絲進行切割。粗加工時,利用貯絲筒上電極絲總長的二分之一;中加工時,利用總長的四分之一;精加工時,利用總長的四分之一。
長時間加工后,電極絲的損耗主要集中在大電流、大脈寬的粗加工段,而半精加工段的電極絲損耗,僅為粗加工段的三分之一左右,精加工段電極絲損耗則小于0.001m。經過一割二修或一割四修加工出來的工件,采用該切割方法,可以確保小批量模具(如電機模的沖頭)零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一致性;加工大型模具工件時,其加工精度,粗糙度不會因為電極絲損耗,而使切割的產品精度、粗糙度下降。其加工精度可以和慢走絲(單向走絲)相媲美。
由于精加工段電極絲的加工電流和脈沖能量很小,所以精加工段電極絲損耗及表面的電蝕坑也非常小,使得電極絲在長時間的加工后,表面仍能保持很好的粗糙度和圓度。而傳統機床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共用一段電極絲。用不了多長時間,電極絲損耗和表面粗造度的變化較大,不但被加工零件的精度下降,粗造度也同時變差。本切割方法彌補了傳統往復快走絲線切割機床因電極絲長時間加工損耗,降低加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的缺餡;
傳統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一年運行成本僅1萬-1.5萬,而慢走絲一年運行成本需6萬-10萬,年運行費用約為慢走絲的1/6左右(不包含電費、人員工資、折舊費等)。但慢走絲具有加工粗糙度好、加工精度高的優點,這是傳統快走絲機床無法實現的。
運用“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切割方法”,既保持了往復走絲原有“低價格、低使用費用”的優勢,又能實行精度高、粗糙度好的一體加工。因此,使用這種切割方法可以讓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成為一種高性價比的高精度、高粗糙度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服務熱線:0531-86988089 技術咨詢:15726107933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東關大街77號
友情鏈接:激光切割機 光纖激光切割機 金屬激光切割機 開溝機

